本年度的評選共設有7個分類獎項,覆蓋了胸針、戒指、項鏈、手鐲、耳飾5種單品,以及入門珠寶和創意設計。下面是「iDaily Jewelry 2018年度珠寶大賞」的完整獲獎名單:


獎項:「Best Brooch」最佳胸針
獲獎珠寶:Van Cleef & Arpels 梵克雅寶「Panache Mystérieux」白金胸針
鑲嵌藍色、紫色、粉色和黃色藍寶石,運用「Vitrail Mystery Set」隱密式鑲嵌工藝,彩色藍寶石周圍點綴圓形和階梯形切割鉆石。


這枚羽毛胸針展現了格林童話中的一則經典故事——「三根羽毛」,設計師以彩色藍寶石來塑造斑斕的羽毛,運用一種名為「Vitrail Mystery Set」的升級版隱密式鑲嵌工藝,讓藍色、紫色、粉色和黃色藍寶石呈現「彩繪玻璃」般通透明亮的效果,「Vitrail」一詞在法語中正是「彩色玻璃」的意思。
獎項:「Best Brooch」最佳胸針
獲獎珠寶:Chanel 香奈兒「Commanding」胸針
鑲嵌一顆花式切割鉆石,點綴小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。

這枚「Commanding」胸針以 Gabrielle Chanel 鐘愛的「獅子」圖騰為主題,運用白金、鉆石的簡單搭配,生動展現獅子邁步向前的威嚴神態。胸針上的主石為一顆異形切割鉆石,讓人聯想到叢林間不規則的石塊,夾針恰好隱藏于鉆石下方。獅子的前爪輕輕搭載一顆圓鉆之上,姿態優雅而生動。

今年脫穎而出的戒指作品不再局限于大顆粒的主石,匠心工藝、元素混搭、獨特的配石與結構在有限空間中展現無盡的魅力。

獎項:「Best Ring」最佳戒指
獲獎珠寶:Dior 迪奧「Dentelle Satin émeraude」戒指
主石為一顆祖母綠型切割祖母綠,點綴水滴形切割祖母綠、紫色藍寶石、藍寶石、黃色藍寶石、紅寶石、粉色藍寶石、帕拉伊巴碧璽和圓形切割鉆石,戒托由黃金制作。


「Dentelle Satin émeraude」戒指由 Dior 高級珠寶藝術總監 Victoire de Castellane 親自設計,祖母綠主石搭配金珠連綴的鑲嵌底座,讓人聯想到高定時裝中精密的細節。主石外圈可以看到雙層結構的「蕾絲花紋」——內層為金質螺旋線和圓鉆,以抽象風格來展現蕾絲的網格圖案;外層搭配紅寶石、藍寶石、祖母綠等7種水滴形彩寶,如同裙擺邊緣華麗的墜飾。
獎項:「Best Ring」最佳戒指
獲獎珠寶:Boucheron 寶詩龍「Hortensia Rosita」戒指
花蕊部分鑲嵌枕形和圓形切割黃鉆,花瓣部分由自然生長的花朵風干密封制作,戒托由電鍍鈦金屬制作。


這枚「Hortensia Rosita」戒指生動塑造出兩朵盛開的繡球花,完美詮釋了「天然無雕飾」之美——設計師大膽將永久保存的鮮花花瓣與瑰麗的寶石搭配,花瓣由風干、密封處理的鮮花制作,保留了天然紋路與天鵝絨般的光澤,如煉金術師般賦予花朵永恒的生命力,花蕊則由黃鉆「疊砌」,火彩明亮而閃爍。
獎項:「Best Ring」最佳戒指
獲獎珠寶: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「Regalia」戒指
主石為一顆枕形切割沙弗萊石,鑲嵌圓形和階梯形切割鉆石。

「Regalia」系列的靈感源自歐洲王室的勛章、盾徽和裝飾風格,這枚戒指正是將勛章的綬帶元素巧妙融入戒面結構,搭配圓形切割、階梯形切割鉆石,形成漩渦一般的立體層次。戒指中央則鑲嵌一顆枕形切割沙弗萊石,通過醒目而飽滿的顏色來凸顯獲勛者的高貴身份。
獎項:「Best Ring」最佳戒指
獲獎珠寶:Tiffany & Co. 蒂芙尼「Blue Book」戒指
戒面部分鑲嵌橢圓形切割坦桑石,點綴圓形切割藍寶石,戒托鑲嵌長階梯形切割鉆石,戒托由鉑金制作。



這枚 Blue Book 戒指新作以盛開的「繡球花」為靈感,塑造出花朵錦簇的戒面造型。設計師交替運用鏡面拋光鉑金、藍寶石鋪陳來詮釋花瓣,縫隙間還隱藏著5顆大尺寸的橢圓形坦桑石,深邃的藍紫色調與藍寶石花瓣相映,讓人聯想到繡球花天然的藍紫色漸變。翻轉至戒面背部還可以看到縱橫交錯的花枝,每一根枝干都經過細致的拋光打磨,流露出花卉的自然生命力。


獎項:「Best Necklace」最佳項鏈
獲獎珠寶:Bulgari 寶格麗「Pop Heart」掛墜項鏈
掛墜鑲嵌一顆53.80ct的心形弧面切割坦桑石,點綴坦桑石、祖母綠和鉆石,底座由白金制作。


「Pop Heart」掛墜從1980年代波普藝術(Pop Art)風格的視覺符號中受到啟發,重新詮釋美國藝術家 Andy Warhol 在絲網印刷作品中塑造的心形元素——掛墜中央嵌有一顆重達53.80ct的心形弧面切割坦桑石,兼具濃郁的深藍色和飽滿的立體感,上方搭配一對鉆石羽翼來銜接掛墜和長鏈。這枚心形掛墜還可輕松取下,轉換為一枚胸針佩戴,揚起的翅膀落于尾翼兩側,極具浪漫氣息。
獎項:「Best Necklace」最佳項鏈
獲獎珠寶:Boucheron 寶詩龍「Lierre Givré」項鏈
鑲嵌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、水晶和美蛋白石,底座由鈦金屬制作。

這是2018年最具冬日靜謐氛圍的項鏈作品之一,巧妙搭配鈦金屬、鉆石和美蛋白石(Cacholong),真實再現常春藤葉上冰霜凝結的自然景致。常春藤葉由圓形切割鉆石鋪陳,表面可以看到白金勾勒的葉脈,葉緣則鑲嵌美蛋白石構成純白色的冰霜,每一片葉子都通過鉸接結構與項鏈銜接,輕微晃動項鏈亦隨之輕輕搖擺,仿佛微風吹拂而過。
獎項:「Best Necklace」最佳項鏈
獲獎珠寶:Dior 迪奧「Dentelle Velours」祖母綠項鏈
主石為一顆祖母綠型切割祖母綠,點綴圓形切割鉆石,水滴形切割藍寶石。

「Dentelle Velours」祖母綠項鏈的靈感源自高定時裝中的華麗蕾絲,以圓鉆勾勒出蕾絲花邊輪廓。項鏈中央的祖母綠主石是最引人注意的焦點,寶石鑲爪巧妙延伸為花朵圖案和蕾絲網格,視覺上如同整顆寶石輕落于蕾絲面料之上。最具匠心的是蕾絲花邊中「亮片」元素,由晶瑩的玫瑰式切割鉆石打造,鉆石中央經過打孔處理,讓鉆石自然「懸浮」于空中,呼應蕾絲的輕盈與華麗。


獎項:「Best Bangle」最佳手鐲
獲獎珠寶:Cartier 卡地亞「Crocodile」手鐲
小鱷魚背部鑲嵌5顆糖面包山切割祖母綠,身體部分鋪鑲圓形切割鉆石,眼睛為2顆弧面切割祖母綠

這枚鱷魚手鐲致敬 Cartier 歷史上一件重要的自然主義風格珠寶——1975年墨西哥女演員 María Félix 委托 Cartier 制作的一條鱷魚項鏈,以她的兩只寵物鱷魚為原型。今年的手鐲新作在小鱷魚背脊嵌入5顆「糖面包山切割」祖母綠,讓人聯想到堅硬的鱗甲,這5顆祖母綠均產自哥倫比亞,呈現飽滿而明亮的綠色調。


獎項:「Best Earrings」最佳耳飾
獲獎珠寶:Hemmerle「Hidden Treasures」耳墜
由鍍黑銀和白金制作,鑲嵌圓形切割鉆石。

德國珠寶商 Hemmerle 的這對銀質耳墜以19世紀的「圣大格雷戈瑞教宗騎士團勛章」(Order of St Gregory)為原型,模仿勛章外圈的蕨葉飾紋,每一片細長的葉片均鑲嵌圓鉆,不同長短葉片組成垂墜的扇形輪廓。耳墜底座特別經過鍍黑處理,讓鉆石火彩更為突出,同時還原鐵制勛章的古樸氣質。
獎項:「Best Earrings」最佳耳飾
獲獎珠寶:Tiffany & Co. 蒂芙尼「Paper Flowers」耳墜
鑲嵌圓形切割坦桑石、階梯型切割坦桑石和階梯形切割鉆石。

這枚「Paper Flowers」耳墜將紙片花朵與緞帶元素巧妙融合——花瓣由圓形切割坦桑石鋪陳,通過一枚鉑金「針」連在一起,如同花蕊,花瓣的縫隙間還可以看到藍寶石鑲嵌的花苞;花朵下方延伸出階梯式切割坦桑石與鉆石,呈現藍紫色至無色的自然過渡,于耳際輕盈擺蕩。


獎項:「First Piece of Jewelry」最佳入門珠寶
獲獎珠寶:Bulgari 寶格麗「BVLGARI-BVLGARI Gelati」戒指
鑲嵌白色珍珠母貝和圓形切割鉆石,戒托由玫瑰金制作。

這枚「BVLGARI-BVLGARI Gelati」戒指的設計靈感源自 Bulgari 1980年代推出的雪糕主題珠寶,以珍珠母貝來塑造逼真的雪糕造型,邊緣點綴小顆圓鉆,代表新鮮水果制作的果泥,冰棒則由玫瑰金打造,表面鐫刻有標志性的「BVLGARI」字樣,末端亦點綴一顆明亮的圓形鉆石,風格俏皮而活潑。
獎項:「First Piece of Jewelry」最佳入門珠寶
獲獎珠寶:Dior 迪奧「Rose des Vents」手鏈
鑲嵌粉色蛋白石,點綴圓形切割鉆石,底座由玫瑰金制作。

「Rose des Vents」系列出自 Dior 高級珠寶藝術總監 Victoire de Castellane 之手,將「羅盤玫瑰」圖案融入5枚徽章造型的鏈墜,搭配粉色蛋白石作為襯底,托起立體的鏤空八芒星,中央鑲嵌一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,鏈墜周圍還環繞著小顆金珠,讓人聯想到航海繩索紋飾。
獎項:「First Piece of Jewelry」最佳入門珠寶
獲獎珠寶:Chanel 香奈兒「Coco Crush」手鐲
采用18K金制作,鑲嵌圓形切割鉆石。

這枚「Coco Crush」手鐲將 Chanel 皮具設計中「Matelassé」菱格紋元素作為靈感來源,設計師以交錯的刻紋勾勒出皮具中的縫線,并打磨出微微拱起的弧面造型,突出菱格的立體感,讓人聯想起 Chanel 標志性的 2.55 手袋。鐲壁表面經過細致的鏡面拋光,反射出明亮的光澤,散落的圓形鉆石成為點睛之筆。


Coomi 以放射造型的耳釘來呼應「達碧茲」祖母綠的石墨星線;Stenzhorn 將2枚蝴蝶戒指相互嵌套,呈現簡潔或隆重的佩戴效果;Gübelin 將彩色寶石錦簇鑲嵌,展現紅寶石裂隙和包裹體產生的多色衍射;Lydia Courteille 在蛋殼戒指中置入一只兔子,展現超現實主義想象;Suzanne Syz 在電鍍鋁珠寶中隱藏暗語,獨具匠心;Jonathan Ive 與 Marc Newson 獨創性地打造出一枚未使用任何金屬材質的合成鉆石戒指,整件作品擁有通透而晶瑩的視覺效果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Coomi X Muzo「Bloom」耳釘
鑲嵌2顆總重3.30ct的弧面切割祖母綠,22顆總重13.20ct的達碧茲(trapiche)祖母綠,均產自哥倫比亞 Muzo 礦區,點綴總重1.05ct的圓形切割鉆石,繪有黑色琺瑯,底座由20K金制作。

這對耳釘由哥倫比亞礦業公司 Muzo 與印度設計師 Coomi 合作完成,巧妙運用「達碧茲」祖母綠展現充滿新意的珠寶——在自然形成過程中,「達碧茲」隨晶體生長將共生的石墨擠壓為獨特的六芒星圖案,設計師便運用黃金打造出放射造型的圖案,來呼應星線輪廓,主石外圈的黑色琺瑯恰好與石墨的天然色調相契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Stenzhorn「Butterfly Lovers」戒指
蝴蝶翅膀鑲嵌階梯形切割藍寶石和鉆石,圓形切割鉆石,蝴蝶身體鑲嵌水滴形切割鉆石。可拆分為小尺寸版本佩戴。

「Butterfly Lovers」戒指的靈感源自中國民間故事「梁山伯與祝英臺」,將2枚戒環相互嵌套,呈現2種不同的佩戴效果——內圈戒指可獨立佩戴,以藍寶石和鉆石來鋪陳蝶翼,蝴蝶的身體是一顆水滴形鉆石,如同小巧的蝴蝶在指間停駐;外圈則以雙戒托結構來銜接延展的蝶翼輪廓,鏤空翅膀懸空鑲嵌多顆階梯型藍寶石,與內圈的蝶翼花紋自然連貫,極具新意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Gübelin「Sparks of Fire」戒指
鑲嵌圓形切割紫水晶、粉色碧璽和海藍寶石,戒托采用玫瑰金制作。

「Sparks of Fire」系列的靈感來源自紅寶石裂隙和包裹體產生的多色衍射,通過錦簇的彩寶營造出彩虹般的色彩。這枚戒指運用不對稱設計,戒面上錯落鑲嵌3顆紫水晶、粉色碧璽和海藍寶石,玫瑰金打造的包鑲底座微微傾斜,從不同角度都能夠欣賞到寶石的火彩。你也可以嘗試多枚戒指搭配疊戴,營造出更豐富的視覺層次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Lydia Courteille「Pro-Creation」戒指
鑲嵌鉆石、沙弗萊石和彩色藍寶石,戒托經過鍍黑處理,蛋殼表面繪有琺瑯。

這枚「Pro-Creation」戒指充滿超現實主義的想象,將一只兔子置入蛋殼中,隱喻自然界的孵化。戒面設計為合攏的蛋殼造型,飾以花朵、蝴蝶等自然元素;輕輕旋動蛋殼邊的蝴蝶鎖扣,可以看到其中隱藏的一只白兔,頭部和耳朵由圓鉆鑲嵌,眼睛則是2顆欖尖形黑色藍寶石。兔子與蛋殼間通過鉸接結構相連,當你擺動戒指時,白兔亦在蛋殼中輕輕搖晃,如同擁有生命力一般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Suzanne Syz「Edisson’s Enlightment」耳墜
采用白金和鋁材質制作,鑲嵌109顆圓形切割鉆石,總重1.39ct。

這對耳墜來自瑞士珠寶設計師 Suzanne Syz 的「Pop Collection」系列,靈感源自愛迪生的燈泡發明。設計師以電鍍為藍色的鋁材質打造出燈泡的輪廓,隨后在白金燈絲上隱藏「Kiss Me」暗語,靈巧的鉆石鑲嵌讓作品熠熠生輝,大膽而充滿想象力。
獎項:「Best Innovative Jewelry」最佳創意設計
獲獎珠寶:Jonathan Ive X Marc Newson「Red」戒指
由一顆45ct的合成鉆石原石切割而成。

Apple 首席設計師 Jonathan Ive、澳大利亞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今年合作設計了這枚概念獨特的「Red」戒指——戒面至戒托由一顆45ct的合成鉆石原石切割而成,未使用任何金屬材質。鉆石切割師運用「水刀切割」(water-jet)和「激光束」(laser-beam)技術,在原石中央鏤空出一個平滑的圓孔作為戒圈,戒面則打磨為平面輪廓,呈現通透而晶瑩的視覺效果。
